書文化-在科學的宇宙理解社會



混沌: 不測風雲的背後Chaos: Making a New Science葛雷易克(James Gleick)著,林和譯,遠見天下,400元,科普




理性之夢: 科學與哲學的思辨The Dreams of Reason: The Computer and the Rise of the Sciences of Complexity裴傑斯(Heinz R. Pagels)著,牟中原、梁仲賢譯,遠見天下,420元,科普




週期表:永恆元素 與生命的交會Il sistema periodico李維(Primo Levi)著,牟中原譯,遠見天下,300元,科普

1991年,遠見天下文化公司開闢「科學人文」系列,在臺灣帶動「科普」書籍熱潮,引領眾多讀者透過科學精神重新看待人文社會事務。25年來,該系列共計出版四百餘種科學書籍,發行量超過500萬冊。近日天下文化自歷年作品中挑選出10部代表作重新出版,包括《混沌》、《週期表》、《理性之夢》等著作,允為科普的經典,值得引薦給未曾得識的新一代讀者。本刊特邀長年關註科普讀物,並曾為開卷撰寫過無數科普書評的林良恭老師,概論科普著作的趨勢流變,及科學普及的意義。


1950年代曾在西方引起激烈思辨的「科學」與「人文」兩個壁壘森嚴的世界,在今日看來,兩者間理性的融合已有大大改進。其背後的推力包括瞭科學哲學傢的批判與反省,譬如卡爾?波普(K. Popper)所強調科學與人文藝術並不互相排斥,兩者都靠創造性的想像力,並通過批判性的控制以尋求其瞭解。另外,將屬於非典型科學論文的作品出版成書,作為雙方互相瞭解的橋樑,向普羅大眾講解科學研究所得的資料、結論以及其成果,亦扮演著相當重要的角色,這即是所謂大眾科學(popular science),或簡稱為「科普」的源起。

跨出學科窠臼,相互理解

純粹科學上的發現僅僅是帶著卓越技術上的意義,唯有社會大眾支持科學,才是社會進步的根本動力。按照維基百科所列載的定義,科普作品的主要目的是:用淺白的言辭去交代準確的科學數據和研究,令大眾更容易領會這類資訊。科普作品常強調其獨特的或基本的內容,提供知識上的滿足,並避免科學論文常見的專業艱深語調。1970年代的科普作品更發揮出它的社會功能,如眾所皆知的《寂靜的春天》(晨星),帶動瞭風起雲湧的環境保護運動。其後的科普作品跳脫框柩,許多作品是由非科學傢執筆撰寫,他們可能是記者,抑或是業餘生物學社會人士,或多或少造成部分論述或取證科學題材的誤解,產生正統科學與偽科學的區別分野(尤其是醫療相關或談論外星文化的書籍)。

千禧年後的科普作品,又出現一種新的模式,即科學傢與專業作傢攜手合寫,文字更淬礪簡潔,閱讀更為流暢。例如屬於行為經濟學的暢銷科普書籍《蘋果橘子經濟學》(大塊)系列作品,就是芝加哥大學經濟學教授與《紐約客》作傢兩人共同合著。另一種趨勢是年輕且具有科學專業訓練的博士投入科普作品,成績也相當斐然,譬如2012年寫出《人類大歷史》(遠見天下)這本巨著的哈拉瑞博士才40歲不到;針對相對論之戰寫出《完美的理論》(遠見天下)一書的費瑞拉也才45歲左右。

仰賴翻譯作品,廣度受限美國商標登記

這些作品大大改變瞭過去科學傢為一般人寫作的觀念──過去許多科學傢認為要等到晚年退休後才來寫作,他們或許認為到瞭晚年才能對於自己的科學專業有所領悟理解,才能寫出顯而易見的科學發現。寫出世紀科普經典《愛因斯坦的夢》(商周)的麻省理工學院教授艾倫.萊特曼講過這樣一句話:「一本真正優異的通俗科學書不但能教導普通的門外漢,也能教導別行的科學傢。」

事實上,科普作品不好寫,因為一切科學概念必須用口語化來表達,不能隻附上冷冷冰冰的圖表。此外,在科學上無需過多說明的簡易論點,常常也是科普最難以說明的地方。譬如達爾文的演化理論「自然淘汰」(natural selection)如何用來說明物種多樣性(diversity)的形成?不是被淘汰掉瞭,怎麼會越來越多樣呢?

這些年來,臺灣對於科普教育相當重視,科技部還特別匡列經費以支持科普教育的推廣,包括補助科普演講、委託教育單位舉辦科普寫作夏令營,或者補助拍攝科普相關影片並協助在公視等頻道播出等,不過在科普書籍方面則一直顯得力不從心,這或許牽涉到國內科學傢著書的意願。說實話,以目前大學教師的評鑑制度而言,發表於期刊的專業論文績效點數,遠遠大過出版科普書籍或撰寫科普文章。也因此,國內目前的科普書籍仍以仰賴並翻譯國外出版品為主,其內涵與廣度必然受限於出版社的挑選與翻譯者的投入。以誠品書店2013-2016所列出國內販售約300種的科普書籍目錄來看,國內作傢撰寫的寥寥可數,再去除屬於圖鑑式的作品或介紹性質的科學傢故事後,幾乎是掛零。未來如何突破國內科普書籍的撰寫與出版,是值得重視的課題。

認識科學,方能善用科學

大傢都熟知,科學的發展改善瞭人類的生活,如新藥劑的發明延長瞭愛滋病患的生命;分子生物學幫助我們瞭解癌癥的起因;農業科技養活世界膨脹的人口等等。科技(technology)已和國傢進步掛上相同等號,然而科技能帶來好處也會帶來壞處,誰來決定一項科技如何利用,甚至可否被利用?做出有價值的判斷並不是科學的一部分,倫理道德必須由所有的人來決定。因此,如何利用科學的豐碩成果,是屬於各種階層的人,而非單單是科學傢的責任。

科學傢應該提供研究成果給社會大眾,但是科技該如何應用,必須交由所有市民(包括科學傢在內)來共同決定,這就是科學倫理(scientific ethics)所重視及鼓吹的議題。每個民族社會國傢,甚至整個人類命運都不期望由他人或少數科學怪人來為我們做決定,科學普及教育與否,因此深深關係到我們的未來。充分閱讀科普作品,就能體會如英國大思想傢培根所說的:「除瞭順從,我們並不能支配自然。」

(中國時報)


中時電子報對留言系統使用者發佈的文字、圖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美國商標類別權利。當使用者使用本網站留言服務時,表示已詳細閱讀並完全瞭解,且同意配合下述規定:

請勿重覆刊登一樣的文章,或大意內容相同、類似的文章

請不要刊登與美國商標申請推薦主題無相關之內容

發言涉及攻擊、侮辱、影射或其他有違社會善良風俗、社會正義、國傢安全、政府法令之內容,本網站將會直接移除

請勿以發文、回文等方式,進行商業廣告、騷擾網友等行為,或是為特定網站、blog宣傳,一經發現,將會限制您的發言權限或者封鎖帳號

為避免留言系統變成發洩區和口水版,請勿轉貼新聞性文章、報導或相關連結

請勿提供軟體註冊碼等違反智慧財產權之資訊

禁止發表涉及他人隱私、含有個人對公眾人物之私評,且未經證實、未註明消息來源的網路八卦、不實謠言等

請確認發表或回覆的內容(圖片)未侵害到他人的著作權、商標、專利等權利;若因發表或回覆內容而產生的版權法律責任將由使用者自行承擔,不代表中時電子報的立場,請遵守相關法律規範


違反上述規定者,中時電子報有權刪除留言,或者直接封鎖帳號!請使用者在發言前,務必先閱讀留言板規則,謝謝配合。
arrow
arrow

    pjx935nb55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